前段时间,笔者通过对下属几家小型建筑企业的审计检查发现,这些企业普遍存在注重经营、忽视管理特别是会计管理的思想,且存在财务结构简单、会计数据构成单一、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在对企业的清产核资审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管理混乱等问题。
1.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单位无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统一管理,财务部门只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而实物资产大部分由单位内部的各部门监管,管理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固定资产盘点控制不严,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
2.账簿设置不健全。有少数单位没有设立固定资产账,有的只设总账而没有设立明细账;有部分单位虽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账簿设置不规范,且没有实物管理账,致使一些净值为零但仍有使用价值、仍在继续使用中的资产没有纳入账内管理。
3.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损坏报废和丢失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没有办理相关报废手续,也没进行账务处理;新增固定资产没有入账,造成有物无账;外单位或个人借用或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也无账务处理;违反规定,少提甚至不提折旧,使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虚增、账实不符。
关于如何加强小型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笔者有如下建议:
1.增强意识。要端正态度,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资产管理实际上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2.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实物管理账,建立账卡核算制度,对固定资产统一编号,全面、正确、及时地记录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做到账簿、卡片、表格、编号等统一格式、使用规范。同时,不断完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设立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维修养护。明确管理责任,加强固定资产事后监控,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
3.把好购置关。购置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大事,购置使用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购置不当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浪费。购置固定资产前应严格按照标准对购置计划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进行评价,评价时充分听取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避免计划部门未经充分论证即下达购置计划的现象发生。符合采购条件的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设备,杜绝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4.规范处置程序,提高利用率。对闲置资产,应及时申请调剂使用,实在无调剂使用价值的应尽快处置,严格按照报批审核程序,如实进行资产核销账务处理。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正确核定固定资产的需要量,改进规范固定资产如设备内部调拨、报损、报废等工作程序和手续,审批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方式应更灵活,切合实际、便于操作。
5.定期检查,民主监督。搞好自查自纠,实行定期盘点制度;强化民主监督,多听取群众意见;敢于同损坏、侵吞国有资产的不法行为作斗争,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6.充实管理人员,提高全员素质。配备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切实改变资产管理人人插手却无专人管理的局面。对从事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和相关财务制度,熟悉各项实物资产的技术性能、指标,真正担负起资产管理的职责。(文/崔俊阁)
(作者单位:山东省工业设备安装总公司)
来源:中国建设报 |